南京大屠杀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3-08-02 20:40

这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这本书考虑的内容比较全面,描述了很多人很少考虑的事情,像战前日本的经济、文化、军事思想等内容。这种思考贯穿始终,直到未来。

而且这本书回答了很多问题,比如:

  1. 关于日本出现的对这一段历史的“修正”主义

    这是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再次凌辱”,很多日本学者否认这段历史,这会造成非常可怕的后果:

    听到这样的言论,我感到非常恐惧:30万中国人被残杀的历史可能会消失,就像这些受害者曾在日本占领之下消失一样;将来某一天,世界可能真的会相信日本政客的狡辩,认为南京大屠杀是一个骗局和谎言——它根本不曾发生过。

  2. 有些人甚至对批评日本战时罪行的做法表示愤慨。(有人激愤地说:“我们究竟要为犯过的错误道歉多久?”)

    这个问题很好,我来给出答案。乍一听好像很有道理,因为受伤的是那个年代的同胞,他们大多都去世了。而现在的我们,以及现在的他们,好像“无冤无仇”。

    是这样吗?当然不是!他们以为他们的道歉是在给我们道歉,好像我们在赚他们的便宜。不是,我们根本不稀罕这个道歉,也不是向我们道歉,他们应该向他们杀害的人道歉,向那些遇害的同胞道歉!为什么我们要向他们施加压力?因为死去的是我们的同胞,是——自!己!人!

    我们应当警惕日本方面对其侵略战争的各种诡辩,警惕他们的搬弄是非,警惕他们对我们的“修正”!

其他的问题还有很多,给作者点赞。


这本书还有一些内容也很有价值,其体现在:

  1. 其视角是以美籍华人撰写的书籍,在情感观念上更加客观地描述了南京大屠杀的整个过程,如果是国人写作这本书籍,难免会被情绪和政治左右;
  2. 关注的内容很全面,从日军的行进、日军将领的性格、中国政府的态度、战争的过程,到国际安全区外籍友人的结局、受害者的余生、战犯的审判都有涉及,这将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影响描述地更加全面;
  3. 本书从文化、经济、思想等方面对日军侵华战争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日本政府、日本右翼对南京大屠杀否认进行分析,使人更加了解日本这个民族的“性格”;
  4. 两岸政府对南京大屠杀的态度,政治考量等等

语录分享(这些语句有些是名人名言,一起规整到这里了):

  • 因为只有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驾驭未来。
  • 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 “权力导致杀戮,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杀戮。”
  • 南京大屠杀留给世人的教训:
    1. 第一个教训就是人类文明本身十分脆弱,如同薄纸。
    2. 应该从南京大屠杀中吸取的第二个教训是权力在种族灭绝中所起的作用。
    3. 要吸取的第三个教训也许是最令人痛心的,即人类心灵竟能如此轻易地接受种族屠杀,并使我们所有人都成为消极旁观者,在面对最不可思议的暴行时无动于衷。
  • ……

记住这些战犯。也不应该光是“甲级”的,其他罪孽深重的罪犯一样有很多但却没有在名单里的,比如朝香宫鸠彦。


日本的“军国主义”“极右思想”消失了吗?没有,肯定没有,它只是隐藏起来了,甚至都没有隐藏,只是粉饰了一通,它还在那里,我们应当时刻警惕,并随时准备反击它。


还有就是我一直没有想到的:美国,侵华战争背后也有美国的影子。虽然美国不是直接参与,但侵华战争时期,日军很多武器装备都是从美国购买的;后面美国为日本战犯开脱倒是有耳闻。

感觉从上个世纪到现在,全世界都在供养美国一样。美国利用其军事强国的地位,一直在“导演”这个世界,而其他国家则一直是其附属品、牺牲品。


感谢张纯如女士编撰的书籍,感谢对南京大屠杀调查作出的贡献。


最后,身为中国人,怎么也得记得这几个时间吧:

1931年9月18日
1937年7月7日
1937年12月13日
1945年8月15日

南京大屠杀
https://ahtoh.cn/2023/07/05/南京大屠杀/
作者
ahtoh
发布于
2023-07-05 21:16
许可协议